伊能忠敬的测量轮:日本首张精确地图背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伊能忠敬的测量轮:日本首张精确地图背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江户时代晚期,伊能忠敬在55岁时展开了一项全国范围的测绘。他因创建了日本首张基于实际测量的准确地图而闻名至今。然而,这一卓越成就的背后,是结合当时尖端技术与忠敬自身智慧的测量仪器。其中,伊能所使用的测量轮在精确记录他环游全国进行测绘时的足迹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伊能忠敬的测量轮,深入揭示江户时代的测绘技术及忠敬开发和改进的仪器。同时,我们也将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忠敬测绘对日本地理和航海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江户科学技术的本质,并将其与现代GPS技术进行比较。

伊能忠敬的生平与测绘之路

Ino Tadataka's Life and Path to Surveying

描绘在55岁时开展全国测绘的伊能忠敬的肖像

伊能忠敬于1745年(延享2年)出生在如今的千叶县香取市。他从小就在一个商人家庭工作,后来成为妻家的入赘女婿,经营酒酿生意。然而,在他50岁后,他退休并全心投入学术研究。忠敬对天文学和历法研究尤为感兴趣,曾到江户拜师于高桥至时。

就在这一时期,忠敬接触到了测绘技术。当时,日本的地图主要基于传闻和推测,缺乏准确性。忠敬深感需要制作基于实际测量的精确地图,因此决定在55岁的年纪着手进行全国的伟大测绘事业。

江户时代的测绘技术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忠敬开始他的测绘工作时,日本的测绘技术已有一定的发展。然而,这些技术主要用于地方测绘,无法应用于全国范围的测绘。

当时的主要测绘技术包括:

  • 间尺(测量杆):用固定长度的竹竿或木杆测量距离的方法
  • 水平仪:用于测量水平水平的仪器
  • 罗盘:使用磁铁确定方向的装置
  • 象限仪:用于测量天体高度的仪器

在基于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忠敬需要开发适合全国测绘的新方法和仪器。

伊能忠敬的测量轮

3. Ino Tadataka's Surveying Wheel

伊能忠敬使用的测量轮的复制品,具备基于轮子旋转精确测量距离的机制。 作者 Momotarou2012 – 自制作品, CC BY-SA 3.0, 链接

忠敬开发并改进的最值得注意的测量仪器之一就是测量轮(量程车)。这是一种基于轮子旋转次数测量距离的装置,忠敬对其进行了改进,以达到适合全国测绘的精度和耐久性。

忠敬的测量轮具有以下特点:

a) 结构

测量轮由一个直径大约1.5米的大轮子和一个齿轮机制组成。每次轮子旋转,前进的距离等于其周长。

b) 精度

其上每1里(约3.9公里)标有刻度,允许非常精确地测量距离。这一精度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

c) 操作性

测量轮由人推动,即使在崎岖或蜿蜒的道路上也能准确测量距离。

d) 耐久性

它被设计成能够经受长途测绘旅程。此外,它易于更换部件,在损坏时可现场进行维修。

忠敬使用这台测量轮准确记录他行走的距离,奠定了他制图的基础。测量轮是支持忠敬测绘工作的关键工具。

其他测量仪器及技术

除了测量轮之外,忠敬还开发并改进了其他各种测量仪器。主要包括:

a) 罗盘

Compass

罗盘比传统的磁针更大,并且刻有精细的方向标记。它还具备减少针旋转轴处摩擦的改进,从而更准确测量方向。 摘自《伊能忠敬》(Ryōkichi Ōtani,1919年),第322页。

忠敬改进了现有的罗盘,提高了精度,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方向。

b) 规(量角器)

规是一种测量角度的仪器。忠敬改善了其便携性,使其更适用于野外使用。

c) 天体观测仪器

Triangulation Method

伊能忠敬使用的象限仪,是测量天体高度和计算纬度的必备精密仪器。 テレストレラッソ, CC BY-SA 4.0, 经Wikimedia Commons

忠敬还利用象限仪和经纬仪等仪器通过天体观测来测量纬度。通过这些仪器测量恒星的高度,他可以计算出某一地点的纬度。

d) 三角测量法

忠敬还引入了三角测量法。这种方法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来测量距离和位置,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测量。

通过结合这些仪器和技术,忠敬实现了高度精确的测量。特别是他结合步程法与天体观测的方式是忠敬所特有的,后来对日本的测绘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测量的实际情况与艰辛

测量的实际情况与艰辛

此测量场景具体展示了当时的测量技术。推测伊能忠敬所率领的测量团队在创造日本地图的伟大事业中使用了类似的方法。

伊能忠敬的测绘从1800年(宽政12年)到1816年(文化13年)历时17年。在此期间,忠敬进行了10次测绘之旅,走遍了整个日本。

测绘程序大致如下:

  1. 使用测量轮测量距离
  2. 用罗盘确认方向
  3. 用量角器测量山峦和岛屿的角度
  4. 通过天体观测计算纬度
  5. 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地图

这一过程在日本的海岸线和主要道路沿线进行。

伊能图的完成及其影响

伊能图的完成及其影响

依据伊能忠敬的测绘结果创建的《大日本沿海舆地图全图》,又称伊能图

依据忠敬的测绘数据创建的地图被称为“伊能图”,被高度评价为日本首张基于实际测量的准确地图。伊能图分为大尺(1:36,000)、中尺(1:216,000)和小尺(1:432,000)三种版本。

伊能图的完成对日本地理和航海产生了重大影响:

a) 对地理学的贡献

伊能图远比以前基于想象和推测的地图更加准确。这极大地推进了对日本地理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地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b) 航海发展的推动

准确的海岸地图大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这促进了日本水域更为活跃的海上交通,推进了物流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c) 在土地管理中的利用

幕府利用伊能图进行土地管理,实现了更高效的治理。

d) 对西方的影响

伊能图的精确度也得到了西方地理学家的高度赞赏。这使得日本的测绘技术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

与现代技术的比较

现代测绘技术使用先进方法,如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和无人机。与这些技术相比,忠敬的测绘技术可能显得原始。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伊能图的精确度并不逊色于现代地图。例如,当小尺伊能图(1:432,000)与现代地图重叠时,误差据说在约1%以内。这在当时的技术标准下是一个惊人的精确度。

忠敬的测绘技术能够达到堪比现代标准的精度的原因包括:

  • 对测量轮和罗盘等仪器进行精心调整和维护以保证高精度
  • 使用天体观测确认位置
  • 仔细记录测绘数据并精心绘制地图
  • 通过长期测绘将误差累积减至最低

这些都是对现代测绘技术仍然适用的基本概念。忠敬的测绘是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的同时,利用当时最高的技术进行的。

伊能忠敬的遗产

伊能忠敬的测绘项目不仅创造了准确的地图,还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科学、技术和学术的发展。他的遗产至今仍以多种形式传承下来:

a) 测绘技术的基础

忠敬的测量方法成为日本后续测绘技术的基础。特别是他结合步程法与天体观测的方法长时间内作为日本测绘的基础。

b) 科学精神的传播

忠敬的方法展示了基于观察和实际测量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这影响了日本后续现代化中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c) 终身学习的模范

忠敬的人生,在50多岁时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今仍被作为现代终身学习的模范。

d) 地理教育的贡献

伊能图至今仍用于地理教育,作为教育材料加深对日本领土的理解。

结论

围绕伊能忠敬的测量轮的测绘技术代表着江户时期科学技术的巅峰。这些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忠敬的激情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社会所产出的智慧。

忠敬的测绘项目不仅导致了准确日本地图的创制,也对日本科学、技术和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精神至今仍作为现代测绘技术、地理学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传承给我们。

即使是在如今已经发展先进现代测绘技术如GPS的时代,回顾伊能忠敬的成就以及其背后的测绘技术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启示。这提醒我们,不仅要注重技术进步,也要注重支撑技术进步的人类激情和智慧。

伊能忠敬和他的测量轮所开创的小径仍然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我们追寻这条路径时,我们也能够继续前进,走向新的发现和创造。

Ino Tadataka's legacy continues in modern times. Statues and monuments erected across the country commemorate his achievements.

伊能忠敬的遗产在现代继续传承。全国各地竖立的雕像和纪念碑纪念他的成就。作者 tak1701d – 自制作品, CC BY 3.0, 链接

伊能忠敬的测绘技术,以测量轮为中心,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许多启示。例如,他在有限的技术情况下达到最大结果的智慧,以及他以长远视角处理项目的方法,与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和项目管理有相似之处。

此外,忠敬的成就可以在地理和地方教育中得到利用。通过研究伊能图的制图过程,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好奇心。此外,忠敬终身学习的态度可以作为现代促进终身教育和老年社会参与的榜样。

通过这种方式,伊能忠敬的成就不仅是历史事件,可以用来激励我们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时提供灵感。继续传承忠敬的精神,并不断朝着新的挑战前进是重要的。